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繁昌县民风民俗

繁昌县民风民俗

关键词:繁昌民风,繁昌民俗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繁昌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fc0553.com
  • 感谢 fanch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5851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  繁昌县民风淳厚,人民勤劳朴实。数千年的封建制度,诸多习俗带有时代烙印。建国后,随着思想更新,科学进步,文化提高,一些迷信色彩旧俗,有的进行革新;有些虽然沿用,但已赋予新的内容。本节所记民俗,有旧有新,藉以取良除劣,移风易俗,开拓一代新风。
  一、农事习俗
  【浸种】 浸种一般在清明前后开始,稻种入浸两天后,起水放在稻箩内发芽,并插上柳枝,名曰“板青”,以期稻子发芽茂盛,清除虫害。稻子下田后,将柳枝插在秧田旁,乞求不生青苔。稻子下田,留下数斤稻芽,做成芽稻粑粑,拿到田头烧香放鞭炮,请“秧田菩萨”,请后,合家吃芽稻粑粑。建国后,改种双季稻,早稻浸种提前数日,只插柳枝,不敬“秧田菩萨”。
  【拔秧】 农家首次拔秧为“开秧门”。“开秧门”时,先放爆竹。拔秧时主人先下秧田,按照当年“太岁”方位的反方向开秧门,意为不能在“太岁”头上动土。拔秧人第一次下田必须轻手轻脚,不能发出大水声。传说水的响声大,“秧姑娘”以为拔秧人跌倒,就会前来搀扶。一搀扶,拔秧人手腕定会被“秧姑娘”捏肿,以致很长时间不能插秧。
  【插秧】 第一天插秧,主人发给插秧人每人一双咸鸭蛋,叫“摸墩蛋”。插秧时,谁都不轻易抢先下田,互相谦虚一番后,由众人公推插秧能手,常称“秧师”。最后一个下田的亦身手不凡,一前一后,互相竞快。越前者,前者须“让趟”。中间落后者,被前后夹攻,叫“关鸡笼”,引以为耻。抛秧时,不得从插秧人头上抛过;传递秧苗,第一手必须把秧束先丢在田里,由第二者去拿,不得直接接送。现时抛秧不拘旧俗。
  【糊仓】 秧栽完后,插秧人将田主捉住,抓秧田里烂泥往主人身上涂擦,名曰“糊仓”,意为庄稼丰收,粮食满仓。主人躲避,大家追撵,田间嘻笑欢乐。
  【灌水】 稻田灌水,昔日多用龙骨车,车水时唱“车水号子”,一人唱,众人和。抗旱或排涝时集中排灌,常以“拼车比赛”,点香计时,鸣锣为号,胜者获奖,败者多出车。
  【耘田】 耘田时,兴唱“耘田歌”,解劳助兴,说是“耘田不唱歌,秧苗不发棵”。
  【打稻】 收割时,在田里掼稻,要将掼过的稻草,先扎两把立田中,名曰“风公、风婆”,以取风调雨顺之吉。
  【打社】 又称“青苗会”。一般在稻子出穗时进行。请道士祈神降福,用红绿纸裁成三角彩旗,杀鸡淋血于旗上,系在田头稻叶上,示意打过“青苗社”,害虫不能作祟,“鬼火不能烧稻”。
  【庆丰收】 丰收后,每以族中族长或村中长老为首,请道士设坛打蘸,或请戏班子唱戏,连欢数日,热闹非常,费用由村民按田亩分摊。
  二、衣食住行习俗
  【衣】 清代,男女一般都穿家织土布,颜色主要黑、白、青三色,开襟,布钮扣,系腰带。冬衣裤子折腰,折脚。夏天穷人穿裤头或围大手巾,小孩用兜肚布。冬天一般穿短袄,着套裤。家境殷实者穿长袍,以丝绸、皮毛为衣料。民国时期一般穿机织布,布料有黑哔叽、蓝士林。大襟服式日少,对襟渐多,有中山服,对开襟。富者男穿长袍,女穿旗袍。50年代,群众多穿卡其布、灯芯绒布,样式大部依旧;市民、教师、干部着中山装或列宁装。颜色灰、蓝、黑色居多。70年代后,青年男女穿化纤、混纺布料。1980年后,一般群众多穿化纤、丝绸、呢绒、毛线、羽绒等,西服、套裙、茄克衫流行,中山装仍为中老年主要服装,青年男女服装不断更新,面料款式日趋新颖。也有女性配以耳环、项链、戒指等金银首饰。
  【食】 家常便饭:居民以食大米为主;每日三餐,一般一稀两干。农忙时有吃点心的习惯。每年“小雪”左右,户户腌咸菜,有腌辣椒、花菜、白菜、腊菜、萝卜等;还有以白菜心加油料香料制成香菜,其味香脆可口,常用以待客喝茶。农历年前,户户兴做炒米糖、喜元(欢团)、糯米团子等。
  宴客:婚丧喜庆宴请宾客,由主人先发请帖,然后再次登门邀请,“三请四邀”表示敬重与诚意。客人入席则互让首席(进门右边为一、三席,左边为二、四席)。尊长或地位较高者坐首席。但新女婿回门到岳丈家推坐首席,不须相让。酒席一般为十大碗,由主人或代理人执壶敬酒。圆席(上肉圆子为圆席)时,放鞭炮。主客之间,互相劝酒,以劝他人多喝为快,酩酊大醉无妨。席上一盘“冷盘鱼”不吃,以示有余(鱼)。建国后,此习依旧。80年代后,生活改善,酒席丰盛,菜肴品种数量日多。除婚丧喜庆外,参军、招工、上大学等,也都风行请客送礼。
  【住宅】 建国前,乡村农民多住草房,富户多住瓦屋,多数窗户窄小,农户“堂屋不砌仓,房间不开窗”,向南开门。迷信风水者,建房时要请“阴阳”择地看向,圩区多择高地建房,山区多择山边建房。做房上梁时,需择“良辰吉日”;中梁上顶,鸣爆竹,抛欢团,贴对联;中梁上装饰染脐,挂红绿布条;木工上梁时,多说吉祥话。主人当天设宴待匠。新居落成,亲友送对联匾额祝贺。建国后,旧房屋大多更新,1980年以来,多用砖混结构,或三大间,或五大间,或筑楼房不等,室内窗明几净,并注重装潢,以涂料、油漆涂刷墙壁和地面。
  【行】 清末和民国初期,主要赖水路,沿江河用小木船乘人载客,圩区用大榨盆、小划子盆载人兼作运输;陆路步行俗称“起旱”,有钱人出门则坐轿,雇人抬。尚有独轮车乘人兼载货。建国后,交通逐渐以陆路为主。80年代,机关、企事业单位陆续购置吉普车、小轿车和客货两用车,有的厂矿有接送工人客车;干部、工人上下班,中学生上学,农民进城或下地干活,多骑自行车,水路载客则多系机帆船或大木船。
  三、节日习俗
  【春节】 俗称“过年”,农历腊月十七或二十七日,户户打扫卫生,名曰掸尘;二十三日晚餐后,烧香、放爆竹送“灶神”;接着办年货、备酒菜;除夕之夜,贴春联(门对),接“灶神”,请“祖宗”,合家聚餐,俗称“分岁”,又曰“吃年饭”。饭后,长辈给下辈“压岁钱”。通常彻夜不眠,俗称“守岁”。农历正月初一,开门放爆竹,曰“开财门”;大人小孩穿新衣;早餐吃春卷、年糕、五香蛋;晚辈向长辈拜年。初二开始,走亲访友,互相拜年,请春酒,出门遇见亲友熟人,多讲吉利话,如“恭喜发财”、“敬祝健康”、“百事大吉”等。正月十五“过小年”,又曰“元宵节”,早上吃糯米元宵,晚间同初一设酒聚餐。乡村玩灯,初四兴灯,十六圆灯(结束)。建国后,机关团体规定放假三天,节前搞卫生,除夕聚餐,节期拜年,节日玩灯习俗未变。烧香祭祖、拜佛等迷信活动,已渐少见,增加了“拥军爱民”、“拥军优属”、“机关团拜”、“茶话会”、“春节联欢晚会”等新的活动内容。
  【清明节】 农历“清明”这天,户外插柳枝,上祖坟,标纸钱,宗族在宗祠内办宴席祭祀祖先,谓“做清明”。有些村庄还举行迎神赛会,妇女采荠菜做粑粑。建国后,迎神赛会宗族祭祖等习俗已废,但扫墓习惯仍存,机关、学校组织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。
  【端阳节】 农历五月初五日,称端午节。旧俗家家吃粽子、绿豆糕,中堂上悬挂钟馗像和符箓、门口栽菖蒲艾条,中午吃雄黄酒,并在室内洒雄黄酒,以示驱邪除毒,江河圩区常在是日赛龙船。
  【六月六】 名天节,俗话有“六月六,田公田婆吃块肉”之说。是日农户吃早稻米饭,曰“吃新”,并备酒吃肉。欢庆丰收在即。
  【七月半】 称“中元节”,又称“上元节”,俗称“鬼节”,昔时居民焚纸化钱,烧“灵屋”给已故者,也有做“盂蓝会”,夜晚到野外焚香化纸,泼粥,施放河灯和做斋打蘸,荐度亡灵,赈济孤魂。
  【立秋】 立秋吃西瓜,意在可驱肠胃积暑。
  【中秋节】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,亦称团圆节。节前至亲好友互送月饼。早上吃粽子、糍杷,晚上合家团聚赏月,吃月饼、菱角、白藕,此俗沿袭至今。
  【重阳节】 农历九月九日,农村有磨糯米粉做汤圆吃习惯,并以糊子粉赠亲友。文人雅士登高赋诗,建国后,也有群众爬山登高,锻炼身体。
  【冬至】 农历冬至日农村多做甜米酒杀鸡煨水药吃。洲圩农村有吃南瓜粥的习惯。也有迁坟、立墓碑者,在“冬至”前后10天举行,建国后,此风尚存。   【腊八】 农历腊月(十二月)八日,系佛教节日,后演变为民间习俗,民间以米加红豆、红枣、瓜菜等混合煮粥吃,名曰吃腊八粥”。
  四、婚丧喜庆习俗
  【婚姻】 旧时,男婚女嫁取决于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,择婚须“门当户对”,凭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,礼节繁琐。
  说亲:男方请媒人至女方家中求得年庚(即出生年月日时),经女方家长同意后,用红纸书写给男方,请乡绅或算命先生合婚。如男女“八字”相合,男方遣媒人与女方家长商议聘金。
  押庚(即订婚):古称“纳采”,又叫“缠红”。择定吉日,男方办订婚酒,行聘礼。通常礼物有鱼、肉、禽、蛋、欢团、粽子等。还有给女方买衣服、首饰等,女方则需回敬男方鞋、帽,表示亲事已定。
  迎娶:男方择吉日,用红纸帖书写迎娶日期送至女家,谓“送日子”。如获女方家长同意,届时男方则备彩礼、抬花轿上门迎娶新娘。每有富户或书香门第,在轿门上贴对联的上半联,要女方家自己或请人去对下半联,对不出,说明女方姓中没有文人,则引以为耻。民国时期,此举已免,一般轿门改写郡名、堂名,女方也写上郡名、堂名即可。轿子将到女方家,女家姑嫂闩上大门,索取“开门礼”,门里门外互放爆竹,讨价还价,直至男方拿出姑嫂满意的香烟、糖果、喜钱等礼品,方开门迎进。
  出嫁:女方在出嫁前三天,要办待嫁酒,请祖宗,拜宗堂。临嫁要洗澡、更衣、坐床,花轿临门母亲为女儿哭嫁,哭的全是喜庆之词,女方上轿时脚不落地,由兄弟伯叔背至轿门口。轿门口放筛子,新娘从筛子上进轿。富户租凤冠霞帔给女方穿戴。发轿前,出嫁姑娘站在方桌之上,撒一把筷子,意为留下饭碗给兄弟,发轿时间要到天黑不见娘家屋脊,意在由黑夜走向天亮。
  陪嫁:富家陪嫁,满房家具,穷人家陪嫁,一般是梳妆,洗脚盆,子孙桶,名曰“一头一尾”。
  结婚:男女双方同在中堂,先拜天地,后拜家堂,夫妻交拜,新郎新娘进洞房,用麻布口袋垫地,由搀亲人轮流传递麻袋,新郎新娘走在袋上,叫做“传袋(代)”,并由搀亲人口念传代祝辞。新郎新娘入房后男左女右,站在床两侧,新郎用秤杆给新娘挑下“盖头”(新娘遮面方巾),由搀亲人念挑盖头祝词,新郎新娘吃交杯酒,再至堂屋,向来宾敬酒,酒后,新郎新娘吃“团圆饭”,结婚之日,亲朋宾客,“三天不分大小”,长晚辈都可到新房中玩笑,要喜糖,谓之“闹洞房”。
  回门:结婚三日后,新郎拜见岳父母,叫“三朝回门”。远道也有婚后一月“回门”或至春节“回门”的。
  民国时期,受新思潮影响,知识青年对旧婚俗有所更改,提倡男女双方自由恋爱,文明结婚。是时,仍以包办婚姻采用旧礼节办婚事为多。
  建国后,青年男女依照国家婚姻法,不再由父母包办。男女到法定年龄后,恋爱成熟,自愿结婚,在地方政府办理结婚登记,领取结婚证,择日结婚。7O年代后,规定男女双方婚前须至卫生部门进行体格检查,无遗传病者,方可领取结婚证。国家提倡和鼓励晚婚。婚礼仪式一般有三种:家庭婚礼、集体婚礼、旅行结婚。
  【丧葬】 旧时,采用木棺土葬,富者停放多日出丧;如事先未择好风水地,先行厝棺,后安葬。贫者只要择上吉日,立即安葬。丧葬礼俗繁多,一般有送终、回床、进材、停丧、点主、出柩、安葬、复山、做七等。建国后,丧葬进行改革,政府提倡火葬,1972年,县内建火葬场。火化前,出讣告,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;火化后,骨灰盒放入灵堂,亲友往吊,或送花圈或送挽幛,亲属臂黑纱,佩白花,开追悼会,寄托哀思。骨灰盒安葬入土,也有寄放在殡仪馆的。80年代,农村中尚有按旧习俗办丧事。
  【喜庆】 旧时,凡搬迁、新屋落成、店铺开张、生日、寿辰、考取功名等,都视为喜事,并以庆贺。
  迁居:又曰“搬家”,旧时一般都要择吉日良辰,天方破晓时开始搬家具,取吉利义,越搬越亮。迁居后亲友送匾额、对联,表示祝贺,主人办酒答谢。
  生育:女儿分娩前,娘家送去营养品和婴儿衣服,谓之“催生”。孩子诞生,男方向亲友报喜,赠送喜蛋,又曰“红蛋”。亲朋前往贺喜,赠送营养品或小孩衣帽等礼品,名曰“送祝命”。产妇未满月,不得到人家串门,说是“晦气”。小孩满周岁,家人和亲友祝贺一番后,举行“抓周”:将桌上摆劳动玩具和文房四宝等物,让孩子去抓,如抓上笔墨,意谓小孩将来可读书成才,如抓到劳动工具,意谓将来小孩是体力劳动者。
  祝寿:老人从50岁起逢十做寿,做寿时,亲友登门祝贺。赠送的寿礼有寿对、寿幛、寿匾等。寿辰前夕,设宴宾客,名曰“暖寿”,寿辰之日,举行拜寿仪式,主人办寿酒,寿面招待。小孩过1O岁,也有祝生辰之举,对前来祝贺者,主人以“红蛋”作为谢礼。
  五、社会陋习
  【迷信】 晚清和民国时期。凡丧葬嫁娶,岁时节日,多有迷信活动。一遇灾异,或“起课”、“看相”、“算命”,或求助于巫婆神汉,“占卜”、“喊魂”,或拜神许愿,乞求“保佑”,废时伤财。建国后,随着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普及,迷信活动大为减少。农村偶有发现,参与者亦被人笑为愚昧无知。
  【赌博】 民国时,城乡赌博盛行,倾家荡产者有之,沦为盗贼者也有之,政府虽明令禁止,但因官员带头赌博,故有令不行,有禁不止。特别是春节期间,参与赌博者比比皆是,有“正月过年、二月赌钱、三月做田”之说。建国后,赌博列为违法犯罪行为,少数暗中偷赌者,一旦抓获,轻则批评教育、罚款,重则绳之以法。80年代,城乡盛行打麻将、摸纸牌等,有为娱乐,也有用以赌博,虽以禁令,但收效甚微。
  【吸毒】 民国时期,县内豪富绅商,地痞流氓,吸鸦片者甚多,城镇设烟馆,凡吸此毒者都骨瘦如柴,家产败尽。民国时,曾明令禁止,并在城内卫生院中设戒烟所,收缴烟具,强迫戒烟;1938年日军入侵,在沦陷区有种植罂粟,致吸鸦片者死灰复燃。是时抗日民主政府一经发现,即动员群众铲除。建国后已禁绝。
  【娼妓】 民国时期,芜湖、南京等地妓女流入繁昌。在城厢、荻港、旧县等镇与地方土娼勾结,于旅馆饭店从事卖淫活动,其它集镇亦有少数暗娼。1940年,日军在荻港设有随军妓院,名曰“慰安所”、“桃花源”,供日伪人员出入。建国初期已取缔。80年代,少数地区偶有嫖娼、卖淫和拐卖妇女儿童现象,政府明令禁止,坚决打击。
  【纳妾】 民国时,地方官吏豪绅富商,有一妻一妾者,甚至多妻多妾者。建国后已废除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8911648573 传真:18911648573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